北外英语学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研究生参加第18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21119-20日,第18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是中澳关系与世界演变。北外英语学院澳大利亚研究中心20218名研究生在会上发言,2022级研究生在线旁听了会议。


在小组发言环节,8名研究生分别就中澳关系、澳大利亚文学、语言、社会与文化等话题进行发言。伊美丽以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Threat Theory” in Austral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Since 2017为题,从媒体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自2017年来对华政策的经济和社会根源;李影以The Adjustment of Australian Foreign Policy Towards China—An Analysis of Turnbull government (2017-2018) from the Neoclassical Realist Theory为题,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分析了2017年特恩布尔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指出中国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敌意态度这两个体系结构是引起澳外交政策改变的自变量,而领导人意向和战略文化两个国内结构是中介变量,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影响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管容以A Study of the Securitization of Chinese FDI in Australia: A Case Study of the Lease of the Darwin Port为题,研究了达尔文港租约在澳大利亚国内引发国家安全担忧的原因,指出澳大利亚国内各方通过安全化言语行为将达尔文港租约建构成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威胁。


王雪峰以Miles Franklin Award Winners in China: Translation, Publication and Paratext为题,介绍了迈奖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的大致情况,而后关注汉译本中的副文本来探寻在澳大利亚文学引进中国的过程中迈奖这一文学标签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揭示中国的译者在引入迈奖作品过程中对迈奖标签的重视程度以及中国的出版社在这一过程中的营销策略;苏布敦其木格以《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在不同党派管理下的发展》为题,揭示了在不同党派执政时期,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发展政策有很大不同。工党较为激进,自由党较为保守,而这些政策也对原住民语言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王鹤璇以《简析澳大利亚语言政策》为题,研究了澳大利亚在1987年所出台的语言政策,分析了它对澳大利亚的影响。虽然 1987年语言政策出台后澳大利亚对语言的使用更具包容性,但总体来看英语仍占据主体地位,它的精通与否仍然是影响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别沁霖以An Analysis of Feminist Movements in Australia in the 1970s为题,梳理了澳大利亚女权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发展背景、主要运用策略、可借鉴之处,以及对于当今社会运动的意义;张斯怡以Past and Future—A General Study of Australian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Current Problem为题,梳理了澳大利亚的城市化进程,并指出目前澳大利亚城市化的特点,即人口分布不均,集中于沿海和郊区扁平化扩张,其中后者是澳政府极为关注的城市治理问题。


澳研中心主任李建军老师以《澳大利亚研究会过去工作总结和未来展望》为题,回顾了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过去一年的工作。他指出,尽管过去几年中澳关系遇冷,但国内澳研学者始终致力于澳研事业,推动双边人文和学术交流。今年恰逢中澳建交50周年,他相信以此为契机,国内澳大利亚研究在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据悉,第19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3年由安徽大学大洋洲研究所承办。




(澳研中心管容供稿)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