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经典重读”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7月4日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英语文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本次会议分上午和下午两场,由六位著名英美文学及文化理论专家主讲,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金莉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致开幕词。张剑以托·斯·艾略特对于约翰·多恩以及浪漫主义诗人的经典作品的重读为例,强调了重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以及经典重读的现实意义。
上午的三场报告由郭棲庆教授主持。第一场报告的题目为《为什么是“土地测量员”?——卡夫卡<城堡>主人公K身份探源》,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曾艳兵教授。他选取卡夫卡的《城堡》为重读对象,重点关注了主人公K的身份问题。通过研读作者的传记信息,曾艳兵认为K与卡夫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个人物是作者本人在作品中的自我身份投射。此外,主讲人也分析了土地测量员这一身份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认为它暗示了作者的宗教观和创作意图。
第二场报告的题目为《霍桑及<红字>的跨国民族主义想象》,发言人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潘志明教授。他认为,如果说美国文学就其主体而论是移民文学,那么霍桑就是移民作家,《红字》就是一部移民文学。作为移民作家的霍桑既是美国民族文学的构建对象,也是美国文学的构建者。《红字》体现了霍桑的民族文学想象,但这样的想象具有鲜明的跨国视野,可称之为跨国民族主义想象。
上午第三场报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田俊武教授主讲,题为《美国路漂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重读<愤怒的葡萄>》。田俊武首先介绍了“路漂”这一概念的缘起和理论化过程,强调了这一概念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元素,进而分析了其在美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运用和所具有的指涉意义。
下午的三场报告由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强主持。第一场报告的主题为《民族作为文化共同体——全球视野下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报告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梁展研究员。报告首先介绍了奥匈帝国晚期的历史政治语境,分析了民族主义和民族文化自治思想出现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民族主义思想在哈布斯堡王朝晚期出现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报告人还分析了同时期卡尔·伦纳和奥托·鲍威尔的民族主义文化学说的特点,阐释了两者的学说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二场报告题为《“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解读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研究>》。北京大学的周小仪教授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命题的原创性: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不仅在叙事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对于文学理论本身,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思考,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周小仪还认为,双重叙事结构中的“隐性进程”作为中介,有效地连接了文本和社会,打通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为阿多诺和詹姆逊关于形式即社会性的理论,有提供了一个充足的依据。这种三元阐释模式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化研究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国社科院的徐德林研究员做了第三场报告,题目为《照亮他人的人生——重读理查·霍加特<识字的用途>》。主讲人首先介绍了霍加特的生平行宜,认为他的人生经历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而当论及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时,徐德林从文化分析的视角切入,谈及了该书的成书和出版过程,认为《识字的用途》暗示了作者对于当时大众文化发展的反思,特别是反思了美国大众文化对于英国工人阶级的腐蚀问题。徐德林还认为,《识字的用途》也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将文化研究、文学、人类学等学科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最后,赵国新教授致闭幕辞。他认为本次研讨会的报告和点评体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准,主讲人在重读经典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过程中,展现出严谨的学术精神、独到的批评方法以及精辟的阐释观点。
研讨会进展顺利,上下午的听众总数近千人次,听众发言踊跃,反响热烈。
(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