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上午,英语学院组织教师赴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参观位于村内神泉峡景区的红色史迹。炭厂村经历了从历史上的烧炭业到开拓大农业,再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旅游业的第三次产业转型,成功利用本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打造了冰瀑景观与红色教育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景区。

在炭厂村讲解员的带领下,英语学院教师参观了炭厂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红色文化纪念馆与昌宛县佐公署旧址等红色史迹。炭厂村”因炭得名,这里在明清时期是皇家烧制御用木炭的所在地,烧炭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武时期。在古代烧炭场景、抗战历史浮雕墙、战争场景铜塑前,英语学院教师驻足观看,认真倾听讲解员的讲解。由于炭厂村位于苇甸沟中心地带,致使日本侵略者对炭厂村进行了多达13次的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但是其残暴的行为并没有磨灭炭厂村人民的革命斗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村民积极抗战,协助八路军,保障后勤,组建民兵队伍,配合挺进剧社宣传,加强情报联络,坚持斗争最终迎来抗战胜利,全国解放。

讲解员为本村居民,她向老师们讲述了祖辈所经历的日寇在炭厂村的暴行以及八路军、民兵、妇救会、儿童团等在炭厂村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一一介绍了村史陈列室陈列的一些农具、旧物,以及红色文化纪念馆所藏文物,特别是红色交通站人员所用的一台珍贵的秘密无线电发报机,还特别介绍了国际友人林迈可在炭厂村的事迹。

绿水青山加上红色文化, 如今的炭厂村与美丽的神泉峡已融为一体,在神泉峡景区徒步参观结束以后,英语学院老师在党旗广场合影留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英语学院的教师们在门头沟炭厂村受到了革命历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的鲜活教育,更加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目标、为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