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院概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成立于1944年,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全国首批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北京市特色学科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8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全英文教学环境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平台,成为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时代新人的重镇和高地。
英语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等十数家重要学术机构主要负责人或成员所在单位;其英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98,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居国内同类院校榜首。英语学院已获批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育人团队、北京市翻译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本科生约78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接近680人。自成立以来,英语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外交、外贸、金融、媒体、英语教育和翻译人才。
学院Titles
“知周中外,道济天下”
中国最优秀的英语学院之一
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点:英语语言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翻译专业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英语专业
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北京市翻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

培养特色
英语学院以全人教育、跨文化思辨取向、创造性学习和跨学科课程设置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功底、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维、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优秀人才。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学院也提供本硕贯通培养多样化培养模式。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经贸、对外文化交流、国际传播、英语教育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学院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托隶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两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包括英美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国研究、英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加拿大研究、爱尔兰研究、外语教材研究等研究方向。翻译学主要包括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口笔译教学研究、认知翻译研究等方向。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视系统的专业知识建构和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课程设置旨在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具有人文社科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外语类专门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分为口译、笔译两个专业,旨在培养符合职业特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笔译专业设有高级人文翻译和政治文献翻译两个方向。翻译专业博士学位(DTI)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翻译专业人才。
英语学院与英、美、澳、加、新等国的10多所重点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派送优秀学生出国短期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学生攻读学位,课程设有国际化教育学分。学院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短期留学和国外夏令营学习机制,并推出了本、硕、博三层次的对外合作办学;吸纳外国留学生攻读学位,与中国学生同堂学习,实现本地教育国际化。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来访(2024)

第二届中英联合翻译学研讨会(2023)
师资力量
英语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师资队伍,共有教授3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2名),副教授29名,讲师32名,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荣誉,获批建设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师队伍中有四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任教师中80%以上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英语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全体教师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推动数智赋能,立志成为全国英语教育的典范。
学术研究
学院设有16个专业研究中心:英语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MTI翻译硕士中心、翻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社会翻译学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跨文化研究中心、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儿童语言研究中心、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集聚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学科、方向的优秀专家学者,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英语学院海外实践团赴剑桥大学(2023)
招生专业介绍
英语专业
英语学院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英语专业,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对外交流、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跨文化思辨能力、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出色的学习、创新、合作与领导能力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优秀人才。
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自主选择进入英语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社会与文化研究三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新闻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符合相应条件可获得辅修证书。

英语学院新生文艺晚会(2022)

英语学院毕业生学位授予典礼(2018)
翻译(外交外事高级翻译)专业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在外交外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端口笔译人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口笔译基础、外交外事翻译实务、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热点问题、中国政治文献等,为学生进入外交部门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工作打下坚实的口笔译以及相关知识基础。英语学院翻译系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翻译实践技能、深厚的人文知识储备、突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获得了诸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英语(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
本专业面向国家在高端外语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上的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两校在外国语言文学和法学学科的专业优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国际化的新文科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具有突出的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既掌握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交流能力,又熟悉我国法律、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全球治理,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
英语(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
本专业坚持从国别基本情况出发,促进基于问题导向的国别、区域、全球研究,突出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英语语言能力扎实、熟悉对象国及区域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掌握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应具备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重点掌握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具备较高政治思想理论素养、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文科复合型专业人才。
英语(外语教育)专业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了解语言学习和外语教育教学的本质及规律,熟悉外语教育教学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掌握外语教育教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新文科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英语教育及相关学术研究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还可进入英语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金融、社会学、教育学、法律、新闻传播等专业进一步深造。
毕业生去向
英语学院的毕业生一直以过硬的语言实践能力、敏锐的思辨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广泛好评。毕业生的去向分就业与深造两类。就业去向包括国家部委、新闻媒体、金融机构、驻外机构、涉外企业及跨国公司、国际咨询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广告公司、大型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等。深造去向包括国内外的著名高校的文科和商科专业,近年来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牛津、剑桥、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深造,另有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本校保送读研或进入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深造。

孙宁,英语学院200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2003年8月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翻译;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任外交部翻译司英文处处长。

秦文娟,北外英语学院2010届毕业生,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目前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英文系副主任。从事应用语言学以及基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学院网址:https://seis.bfsu.edu.cn/
咨询电话:010-88817926
学院邮箱:seis@bf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