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北京外国大学英语学院2006级本科校友秦文娟接受了来自英语学院校友发展协会同学们的采访。

秦文娟校友目前在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担任副教授。采访中,院校友会围绕秦文娟的求学经历与研究方向展开提问。秦文娟则结合自身经历,从“北外到哈佛的学习经历、教育学的理解和感悟、归国从教的初心、AI时代的教学策略以及留学与生涯规划建议”等多方面,与校友会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耐心的分享。
访谈中,秦文娟回顾了在北外就读期间,导师张莲教授对其学术道路的深远影响。她坦言,自己的学术科研之路始于大三阶段,正是在张莲的悉心指导与引领下,才首次接触到学术科研。这段启蒙经历让她对教育领域产生浓厚兴趣,为后续深耕学术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及个人学术进阶之路时,秦文娟分享了申请哈佛大学深造的宝贵经验,以及学成后归国并入职复旦大学任教的原因。此外她还围绕“AI时代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这一热点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秦文娟结合自身经历,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许。她鼓励同学们在本科阶段不必急于确定唯一方向,应主动拓宽视野、积极探索个人兴趣领域。同时她强调,学生需结合长远发展目标理性规划路径,基于自身特质与需求做出适配选择。
关于此次访谈的具体Q&A内容稍后会在公众号上推出,欢迎大家关注!
采访人:黄钰希、张懿丁、李豪轩
秦文娟简介:

秦文娟,2006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文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研究。主持项目包括:2023年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23年复旦大学七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2022年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主要著作包括:《共性与特性:母语与外语学习者英语读写能力发展研究》、The language for school literacy: Widening the lens on language and reading relations(《The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第五卷)。多次在SSCI期刊、CSSCI期刊发表论文,,聚焦句法复杂度、语言能力测评等领域。主讲本科《写作入门》《应用语言学导论》及研究生相关课程,任教育部新课标英语教材分册主编。